-
【株洲招商】中国动力谷汽车产业博览会株洲启幕 聚焦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2023年,株洲·中国动力谷汽车产业博览会将于当月下旬在株洲高新区举行。作为株洲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活动,本次博览会将通过集体签约等形式推进招商引资,一批总投资额较大的汽车产业项目将集中落户,助力株洲加快建设千亿汽车产业链,提升产业外向度与影响力,为中国动力谷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博览会的举办背景与核心目标。本次汽车产业博览会由株洲市委、市政府主办,株洲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天元区委、区政府联合承办,是株洲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举措。株洲作为中国动力谷的核心承载地,汽车产业是其重点发展的三大动力产业之一,已形成涵盖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业体系。举办此次博览会,旨在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株洲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在国内外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系列主题活动与产业展示。博览会期间,株洲高新区将围绕汽车产业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其中,湖南株洲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将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机遇,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北汽株洲分公司“十周年百万辆”汽车下线活动将集中展示企业在株洲的发展成果,彰显当地汽车制造产业的实力与规模。此外,配套活动包括株洲秋季汽车博览会,将集中展示国内外主流汽车品牌的最新车型与技术;新动力美食音乐汇、越野争霸赛、改装车展会等活动则将增强公众参与度,丰富博览会内容,营造浓厚的产业氛围与城市活力。 (三)招商引资成果与产业发展展望。本次博览会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集体签约,预计将有多个汽车产业项目落户株洲,涵盖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配套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优化株洲汽车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博览会的举办,株洲将进一步搭建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加快千亿汽车产业链的建设进程,为中国动力谷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2025-07-10
-
【衡阳招商】市领导陪同广东客商考察经开区创业孵化园项目 推动招商引资合作新进展
在招商引资工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冷水江市经济开发区迎来重要考察活动。广东润达医疗公司高层团队赴冷水江经济开发区创业孵化园实地调研,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陪同考察。双方就医药及医疗器械项目落户事宜展开洽谈,经开区详细介绍了厂房建设、政策支持及配套服务,客商对投资环境表示认可并期待进一步合作。 一、考察团实地调研创业孵化园项目进展 考察期间,广东润达医疗公司团队重点查看了创业孵化园项目现场,详细了解园区规划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向考察团展示了标准厂房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强调园区具备承接医疗产业项目的硬件条件。创业孵化园作为冷水江市重点打造的产业平台,已建成现代化厂房及配套设施,能够满足企业研发、生产、仓储等多元化需求。 二、专题洽谈聚焦项目落地关键环节 在经开区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双方就项目落地涉及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开区从三个方面作出具体说明:一是标准厂房建设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二是招商引资政策涵盖税收优惠、租金减免、人才引进等多维度支持;三是针对企业提出的职工生活配套、用工培训等诉求,经开区承诺提供全方位保障。特别就医疗企业关注的污水处理和用电成本问题,经开区明确表示将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专项解决方案。 三、营商环境获客商高度评价 广东润达医疗公司团队对冷水江市经济开发区的服务效能和产业配套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园区政策支持力度大、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服务专业高效,具备医疗产业链集聚发展的良好条件。考察团表示,创业孵化园的定位与企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将尽快推动项目可行性研究,期待通过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此次考察为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强化产业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 冷水江市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此次市领导带队对接重点项目,体现了当地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实体经济的决心。经济开发区通过“一站式”服务机制,持续提升项目落地效率,目前已吸引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医疗健康产业作为冷水江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通过龙头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5-07-10
-
【湖南招商】中外瓷商汇聚醴陵陶瓷对接会 意向交易额突破千万大关
2019年,湖南醴陵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陶瓷产品对接会,成为推动陶瓷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对接会由湖南省贸促会主办,聚焦陶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20国55个国际品牌、300余位专业买家参与,现场达成意向交易金额近1000万元,展现了醴陵陶瓷的国际竞争力与市场潜力。活动作为“锦绣潇湘,五彩醴陵”国际瓷博会系列项目之一,有效促进了中外陶瓷技术、设备及产品的深度对接。 一、国际采购规模凸显醴陵陶瓷产业优势 对接会汇聚英国、加拿大、芬兰、日本、韩国等全球20个国家的采购商,涵盖陶瓷成品、艺术创作及生产设备领域。醴陵本土企业凭借釉下五彩瓷等传统工艺与创新设计,与日本SKK公司签署陶瓷设备生产线采购协议,同时与美国、俄罗斯、波兰等地的厨具企业达成订单合作。国际买家的集中采购反映了醴陵陶瓷在品质标准、文化附加值方面的市场认可度,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二、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升级 活动首次实现陶瓷制造全链条对接,涵盖原料、设备、成品及销售环节。醴陵企业引进的SKK自动化生产线,将提升釉料制备与烧成效率;与香港采购商签订的骨质瓷订单,则要求采用环保釉料技术。这种供需精准匹配的模式,加速了醴陵陶瓷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现场展示的3D打印陶瓷模具等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合作空间。 三、“一带一路”节点效应显著 对接会依托醴陵作为“中国陶瓷之都”的产业基础,强化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纽带。波兰采购商批量订购的炻器产品,将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东欧市场;芬兰企业采购的醴陵艺术瓷,将纳入北欧高端家居供应链。湖南省贸促会数据显示,此类跨境合作使醴陵陶瓷出口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5%以上,中东欧、东南亚成为新兴增长点。 四、文化赋能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23国艺术家作品参展成为活动亮点,中外陶瓷文化在器型设计、纹样创新上碰撞融合。醴陵企业开发的“青花五彩”系列,结合东方美学与西方实用主义,获加拿大客商批量预订。活动期间举办的国际陶瓷设计论坛,促成多项跨国版权合作,推动醴陵从代工基地向品牌输出中心转变。 五、长效机制巩固经贸成果 湖南省贸促会通过建立线上陶瓷贸易数据库,延续对接会效应。醴陵30余家参展企业已纳入全球采购商名录,后续订单追踪显示,设备类合作履约率达92%,艺术瓷定制周期缩短30%。这种“展会+长效服务”模式,为湖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产业样本。
2025-07-10
-
【衡阳招商】岳阳老领导考察北环线项目点赞交通建设 展望城市发展新格局
在岳阳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市级老领导实地考察北环线项目,充分肯定了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该项目作为城市路网的重要一环,不仅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老领导们围绕城市规划、民生改善等话题展开讨论,为岳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北环线项目成为城市交通新动脉 考察团从西环线出发,沿途察看北环线建设成果。这条全长约12公里的快速路,通过串联多座跨线桥梁,实现了主城区与城陵矶新港区的高效衔接。项目采用全高架设计,有效避免了地面交通干扰,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6分钟。老领导们特别关注道路绿化、隔音设施等细节,认为项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二、环线建设助推城市能级提升 北环线的建成标志着岳阳"一环"路网初步成型。考察中,老领导们对比了建设前后的交通状况:过去货车穿城造成的拥堵、噪音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现在货运车辆可通过环线快速抵达新港区。相关数据显示,项目通车后周边道路通行压力下降40%,物流运输效率提升显著。有老领导提出,应加快规划二环、三环线路,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交通体系。 三、基础设施升级释放发展活力 城陵矶新港区作为岳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北环线直接连通新港区主干道,使港口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考察期间,新港区负责人介绍,道路畅通后吸引了更多物流企业入驻,2023年新签约项目同比增长25%。老领导们强调,要持续完善港口配套路网,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优势。 四、民生改善彰显城市温度 在跨京广线大桥施工现场,老领导们详细了解工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建设方采取错峰施工、降尘降噪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扰民。沿线居民反映,高架桥建成后不仅出行方便,周边环境也得到美化。有老领导建议,未来规划要统筹考虑商业网点、公交接驳等配套,让民生工程更好惠及群众。 五、经验传承共绘发展蓝图 考察结束时,老领导们表示,北环线建设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是坚持科学规划,预留足够发展空间;二是注重工程质量,打造百年工程;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他们希望新一代建设者继续保持务实作风,推动岳阳向现代化大城市迈进。当前,岳阳正以环线建设为契机,加速构建"水公铁空"多式联运格局,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7-10
-
【怀化招商】怀化特色项目对接大湾区引资139.6亿 商贸文旅医药多领域开花
在湖南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怀化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签约2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39.6亿元。此次合作涵盖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充分展现怀化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精准对接大湾区战略机遇 怀化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窗口期,以2019年湖南“对接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为契机,首次在全省性经贸活动中系统推介70个特色项目。这些项目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如靖州茯苓产业园、沅江流域文旅综合体等,均通过省级产业合规性审查。 二、特色产业集群释放吸引力 1.商贸物流领域依托怀化国际陆港枢纽优势,签约冷链物流园、跨境电商基地等项目; 2.生态文化旅游聚焦雪峰山生态廊道、洪江古商城提升工程,融合非遗文化与现代业态; 3.医药健康产业发挥“中国茯苓之乡”品牌效应,引进精深加工及生物制药生产线; 4.绿色食品加工结合碣滩茶、黔阳柑橘等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所有项目均纳入怀化市“十四五”重点产业规划。 三、全链条服务保障项目落地 怀化市建立“一个项目、一套专班”推进机制,在用地审批、环评、融资等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务。例如针对铜锣湾集团城市综合体项目,专项配套铁路货运专线改造;对广州发展集团风电项目开通绿色能源审批通道。这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被湖南省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四、长效机制巩固招商成果 为确保139.6亿元投资有效转化,怀化市后续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方案》,设立2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截至项目签约次年,首批开工项目进度达省级重点项目平均进度的112%,其中中方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2025-07-10
-
【长沙招商】雨花经开区企业彰显担当 捐赠千万元物资助力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长沙雨花经开区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成果优势,引导园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区内4家龙头企业迅速响应,通过捐款捐物、调配医疗资源等方式,累计支援价值1500余万元的物资,为抗疫一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医疗物资精准驰援抗疫前线 湖南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紧急调拨价值400万元的医用物资,包括口罩、乳胶手套、酒精及制氧机等,直接送往疫情严重地区。这批物资有效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紧张问题,体现了企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跨国协调解决紧缺物资需求 比亚迪海外分公司利用其全球布局优势,从国外采购价值100万元的N95口罩,定向捐赠给国内医院。同时,企业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专项用于重症患者救治和医疗设备采购。这一举措展现了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和资金支持上的双重行动力。 三、民生保障物资直达一线医院 挂面行业领军企业克明面业向武汉8家医院捐赠1000箱方便面及550箱乌冬面,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食品供应。企业通过简化物流流程,确保物资48小时内送达,凸显了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社区基层防控获企业暖心支援 湖南世东医药有限公司组织旗下药房门店紧急调配2000余个口罩,捐赠至长沙市雨花区仙姑岭社区。这批物资解决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防护需求,彰显了企业对基层防控网络的重视。 长沙雨花经开区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协调,推动企业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抗疫实效。此次捐赠行动不仅强化了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机制,也为后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可借鉴的园区经验。
2025-07-10
-
【湖南招商】长沙三大数字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湖南省长沙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推动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天心数谷"一期、长沙总部基地云谷三大数字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额200亿元,新增产业承载空间61万平方米。这标志着长沙市在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动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将有力推动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 一、数字产业项目布局凸显长沙战略定位 长沙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重点布局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天心数谷"一期、长沙总部基地云谷三大项目。其中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作为国家级区域级云计算资源池,将构建覆盖中南地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天心数谷"聚焦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长沙总部基地云谷则着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三大项目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数字产业新格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8栋数据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具备40万台服务器运营能力。"天心数谷"一期工程包含产业孵化中心、研发办公楼等载体空间,长沙总部基地云谷项目将建设超高层产业大厦和配套服务设施。这些硬件设施的集中建设,为长沙市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理空间支撑。 三、产业集群效应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 长沙市以三大项目为支点,加快构建"1+2+N"先进制造业体系。天心区重点打造的地理信息、人工智能、软件三大数字产业平台已吸引数百家企业入驻。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带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政策支持体系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长沙市配套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在土地供应、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为数字产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五、经济社会效益预期显著 三大数字产业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带动数万人就业,孵化培育上千家创新企业。通过形成数字产业生态圈,提升长沙市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区域辐射力。项目将促进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为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2025-07-10
-
【湖南招商】华为携手眸瑞打造3D数字化引擎 赋能智慧城市与电商转型
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长沙眸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为长沙市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双方将共同推进移动端3D自动化交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老子云自动化3D云引擎,实现家电、家居等产品的虚拟化展示,助力工业仿真、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此次合作标志着3D技术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场景的突破性延伸。 一、战略合作背景与技术核心 华为与长沙眸瑞的合作基于眸瑞自主研发的“老子云”3D自动化引擎技术。该技术能将实物高精度转化为轻量化3D模型,支持手机端实时渲染与交互。例如,消费者可通过旋转、拆解虚拟洗衣机查看内部结构,或模拟家电在家庭场景中的摆放效果。华为提供的云计算、AI及5G技术,将进一步优化模型压缩效率和传输速度,解决传统3D内容制作成本高、移动端适配难的痛点。 二、多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1.智慧城市:3D建模技术可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如地下管网可视化、交通流量模拟等,提升城市规划效率。 2.工业制造:企业可通过3D仿真快速验证产品设计,减少实物原型制作成本。长沙某装备制造企业已试点使用该技术,研发周期缩短约30%。 3.电商与家居:消费者能虚拟试装家电家具,降低退货率。京东、天猫等平台数据显示,3D展示商品转化率比传统图文高40%以上。 4.医疗教育:解剖模型、机械原理等教学资源可通过交互式3D呈现,提升培训效果。 三、技术突破与行业标准共建 合作双方将建立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3D模型自动生成算法与低带宽环境下的实时渲染技术。据工信部发布的《三维数字化产业白皮书》,中国3D技术市场规模已超千亿元,但标准化程度不足。华为与眸瑞拟牵头制定移动端3D模型传输协议,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四、区域经济与产业链协同效应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数字产业高地,已将3D技术纳入“十四五”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方向。此次合作预计带动当地人工智能、云计算上下游企业超50家,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闭环生态。湖南省工信厅表示,将支持相关技术在家装、文旅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五、未来展望与社会价值 随着5G网络普及和算力提升,3D交互技术有望成为数字社会的底层基础设施。华为与眸瑞的合作模式,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轻量化工具,尤其对缺乏3D开发能力的中小商户具有普惠意义。下一步,双方计划开放技术接口,吸引更多开发者共建3D生态,加速“数字孪生”技术向消费级市场渗透。
2025-07-10
-
【永州招商】永州(深圳)智能硅谷产业园开工 开创异地商会招商引资新模式
永州(深圳)智能硅谷产业园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永州市在深化招商引资模式创新上迈出重要一步。该项目由广东省湖南冷水滩商会牵头组织,12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投资,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通过异地商会联动企业返乡投资的模式,打造产业链现代化示范园区,为永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背景与定位 永州(深圳)智能硅谷产业园是永州市冷水滩区响应湖南省“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政策的重要实践。项目依托深圳产业资源与永州本地优势,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构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平台。园区规划占地280亩,总投资规模达10亿元,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共享技术团队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 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该项目首创由异地商会牵头发起的“以商招商”机制。广东省湖南冷水滩商会整合会员企业资源,吸引12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或国家高新技术资质的企业组团投资,形成“商会搭台、企业唱戏”的联动效应。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政府主导招商的局限,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为永州市探索出可复制的招商引资新路径。 三、产业布局与经济效益 园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引入精密仪器、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工业总产值近9亿元,年税收贡献超3000万元。通过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园区将带动永州市冷水滩区高技术人才集聚与配套服务业升级,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四、区域协同发展意义 永州(深圳)智能硅谷产业园的落地,强化了永州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协作。项目借鉴深圳管理模式与技术创新经验,结合永州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形成“研发在深圳、生产在永州”的跨区域分工体系。这种协同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也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典型案例。 五、未来规划与社会效益 园区计划通过3至5年建设,打造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除经济效益外,项目将创造逾千个就业岗位,并联合永州市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本地技术人才。其“产城融合”的设计理念,还将推动冷水滩高科园向现代化产业新城转型,助力永州市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
2025-07-10
-
【衡南县招商】衡南2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衡南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推动2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和签约,涵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超400亿元。这批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衡南县产业能级和城市功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中,衡阳润泽数智产业创新城等标杆性项目的落地,标志着衡南县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一、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夯实发展基础 6个开工项目聚焦数字经济与生态环保领域,总投资133.25亿元。衡阳润泽数智产业创新城作为核心项目,规划建设分布式存储数据中心、智能设备生产基地及物流枢纽基地,建成后将形成百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城乡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二、竣工项目即将释放经济效能 中科光电产业园等5个竣工项目进入投产阶段,预计年产值可达29.5亿元。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光电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其投产运行将完善衡南县产业链条,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项目方已完成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部分生产线已开始试运行。 三、签约项目储备未来发展动能 10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156.7亿元,包含湖南建工集团土谷塘片区开发、奥园城市广场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这些项目聚焦城市更新和现代服务业,将推动衡南县产城融合进程。签约双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快推进规划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 四、项目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此次集中推进的项目呈现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数字经济项目占比提升,润泽数智产业创新城等项目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基础设施项目注重民生改善,污水处理等项目将提升城市承载力;三是现代服务业项目突出功能完善,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将优化城市配套。衡南县建立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 五、长效机制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衡南县通过建立重大项目专班、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构建项目推进长效机制。相关部门实施"一项目一方案"管理,定期开展督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这种制度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
2025-07-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